明清环太湖平原海塘与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16-11-09来源:花都集团
海塘是抵御海潮灾害、应对海岸环境的产物。明清时期,环太湖平原海塘修筑工程浩繁,有利地保障了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也对海岸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塘工程重大,建设材料的采办更是重中之重,随着海塘建材取用规模扩大,江南地区木材问题和采石问题也日渐凸显,这恰恰反映了江南山地开发情况。采办海塘桩木呈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反映了江南地区木材供应紧张,桩木取用越来越依靠外来木材,近塘山地或垦为耕地或重植经济林木,用作海塘桩木的水杉等树种越来越少;而筑塘石料采办难度加大和山地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迫于... 海塘是抵御海潮灾害、应对海岸环境的产物。明清时期,环太湖平原海塘修筑工程浩繁,有利地保障了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也对海岸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塘工程重大,建设材料的采办更是重中之重,随着海塘建材取用规模扩大,江南地区木材问题和采石问题也日渐凸显,这恰恰反映了江南山地开发情况。采办海塘桩木呈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反映了江南地区木材供应紧张,桩木取用越来越依靠外来木材,近塘山地或垦为耕地或重植经济林木,用作海塘桩木的水杉等树种越来越少;而筑塘石料采办难度加大和山地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迫于资源压力,采石范围逐步扩大,引起太湖平原周边山地的“封山”运动,这一方面说明了海塘工事影响范围扩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清时期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海塘采用植被方式护塘,改善了沿海自然和人文景观,护塘地的建设促进了滩涂淤积,补充了海岸耕地资源。这些涨滩地的开发反映并缓解了人地矛盾。
明清时期海塘是应对海潮灾害的产物,海塘建筑材料与太湖平原生态环境变迁关系密切。海塘工程中的建材取用和塘外滩地开发无不受环境的制约,反映了明清时期大型海岸公共工程与环境问题。
目录概览
海塘采用植被方式护塘,改善了沿海自然和人文景观,护塘地的建设促进了滩涂淤积,补充了海岸耕地资源。这些涨滩地的开发反映并缓解了人地矛盾。
明清时期海塘是应对海潮灾害的产物,海塘建筑材料与太湖平原生态环境变迁关系密切。海塘工程中的建材取用和塘外滩地开发无不受环境的制约,反映了明清时期大型海岸公共工程与环境问题。
目录概览 明清环太湖平原海塘与生态环境 目次
封面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选题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
+第1章 太湖平原地理环境与海潮灾害
+1.1 太湖平原地理环境
1.1.1 太湖平原地理概况
1.1.2 太湖平原海岸线的历史变迁
1.2 太湖平原的海潮灾害
+第2章 环太湖平原海塘修筑与生态环境
2.1 明代环太湖平原海塘修筑概况
2.2 清代环太湖平原海塘修筑工程
+第3章 环太湖平原海塘建设与环境
+3.1 塘材取用与环境
3.1.1 木料采办
3.1.2 石料采办
3.1.3 塘材取用与环境
+3.2 植被护塘与栖塘动物坏塘
3.2.1 植被护塘
3.2.2 栖塘动物坏塘
+第4章 环太湖平原海塘滩地开发
4.1 环太湖平原海塘滩地概况
4.2 明清环太湖平原滩地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清代太湖平原海潮灾害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