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体量的不断增长,数据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档案资源作为原生性的数据资源,是多元数据体系的重要来源,理应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新视角、新职能、新主体、新手段的变革,档案馆可从完善政策、落实规划,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转换思维、丰富场景四个方面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本文为大家介绍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新变革以及新思路。
一、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新变革
(一)新视角:数据治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治理旨在通过对数据资产的充分管控,将数据要素转化为红利,挖掘数据资产的价值,助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档案信息化是唤醒“沉睡的档案数据价值”的关键环节,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来研究整体和组成系统各要素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档案管理模式应逐渐从实体保管和利用转向档案的数据化存储、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数字化服务的提供。
(二)新职能:数据管理
当前众多企事业的档案仍然是以传统人工固化的方式管理档案资源,给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带来不便,视频、音频、网页等多态档案数据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系统面临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不足、数据结构难以统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档案实践的变革使得档案机构的职责发生改变。因此,数据管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数据时代档案机构的新职能。档案机构应积极推动本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档案数据的数量和质量,细化颗粒度,运用信息技术挖掘和分析档案资源,强化档案资源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应用场景,为社会治理和数字政府建设贡献“档案智慧”。
(三)新手段:数据技术
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变革与技术发展是一个同构的过程,数据技术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管理革命。首先,数据技术为档案数据全生命周期提供了可能。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档案馆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技术采集大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丰富档案馆的数据类型。同时,物联网技术帮助档案馆统筹全馆档案资源数据,实现物理设备和数字设备的全线连接,丰富档案数据共享和利用的应用场景,将档案由静态的资源转换成数字红利。
二、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新思路:智慧档案馆
智慧档案馆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使用,能够针对诸多的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挖掘、感知与探索,并以此为基础为服务对象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档案共享,以及合理地利用档案的全新经营发展模式。首先是实体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馆内硬件设施实现全面“物物相连”,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馆内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声光报警器、区域控制器等环境控制设备等可持续实现自动化的数据监控和收集;在档案保管流程上实现了档案检索和录入的信息化,通过RFID黑科技快速盘点录入档案信息,自动捕获档案信息并录入计算机系统,实现智能归类、智能检索、智能学习的档案利用模式。
其次是数字档案的信息化,智慧档案馆的建设进一步强调对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全要素尤其是内容管理,凸显对传统档案馆的升级优化。智慧档案馆借助高速扫描仪、高拍仪等设备实现档案的数字化转化,对实体档案进行信息化保存。同时,智慧档案馆数字化系统还具备档案管理、案卷管理、卷内管理、扫描文件管理、单位及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字典管理、模块管理、日志审计功能、档案编研、综合统计、综合检索等功能。
数据时代,档案馆不再是被动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而是结合国家政策和公众需求主动积极的服务者,不断拓展档案信息化的应用场景,积极参与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进程之中,让沉睡的档案资源“活起来”“用起来”。
洛阳花都集团,30年口碑厂家,本地服务,着力于档案装具的智能系统研发和智慧档案库房的设计突破,引进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流水线,产研销各部门智能化高效沟通管理,全方位实现花都智造。
本文源自洛阳花都集团网站,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侵权必究。